2012全国最佳创业城市排行榜 他们就是这样创业的(3)

2008年4月份,我们成为拿到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 播 视听节目许可证的第一批民营企业,这跟上海的支持和努力密不可分。上海特别鼓励和促进这个行业,还专门成立上海市视听新媒体行业协会,用行业协会的力量呼 吁行业规范、立法和一些相关的配套政策。在协会牵头下,现在每年在上海都有全国的视频高峰会议。这跟马云搞“西湖论剑”的企业行为不一样。此外,中国首个 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也是落户在上海的。这都证明了上海政府对于行业和企业的关怀和支持。

最近几年政府提出十大产业振兴扶持计划,其中一个是现代服务业。当时俞正声书记专门提到对网络视频企业的支持、扶持和认可。两年前我们都喊上海联通、上海电信给我们的带宽太贵。后面经过跟信产办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后,几个月时间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

实际上,企业也能通过政府渠道和大大小小的协会反馈自己的一些意见。上海政府还有张江高科技园区,也成立了文化创意类产业园区,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支持。这些都是落户上海后发现的意外收获。

有待提升之处

毕竟上海的创业成本比较高,扩张、职业化、场地、招人、用人成本等都比较高。的确,从武汉搬到上海后我们的最大感觉是工资成倍往上翻。站稳脚跟后,我们 还要考虑团队怎样在上海买车、买房、安家落户等生活问题。为此,我们在去年推出全无息贷款计划,这是唯一一家愿意给员工做出这样的承诺的未上市企业。所 以,上海存在一些挑战的地方还在于房价和物价,怎样把房价管理得更好,让在这里辛苦奋斗的创业团队安居乐业。

其次,政府的一些配套跟实际需求有一定偏差,比如政府有人才公寓,但毕竟还是杯水车薪。另外,希望上海能在人才政策、人才居住政策、人才税收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向创新企业倾斜,给予这些企业更多支持。包括我们公司也在吸引大量的海归人才进来,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。

如何选择创业城市?

首先,跟企业发展规模有关。比如,武汉更适合本土青年创业,那里物价水平相对较低,不像上海的创业成本那么高。武汉有大量的大学生,不缺人才,比较适合寻找技术开发团队和早期的创业团队。不可否认,寻找高端财经管理类人才可能有点困难。

其次,跟创业者背景有关。上海可能更适合海归或高管等起点比较高的创业者。这些创业者需要站在上海这种更灵活的国际化平台上,离资本更近,可能利于创业早期就能拿到启动资金,让企业高速发展和成长。

再次,业务领域也很重要。我接触过很多创业者,有的做清洁能源等生产制造类的行业,尽管企业有研发,但更重要的是制造、生产、物流,他们不一定非得选择 在北京、上海创业。还有很多电商企业或者O2O模式的企业,更多地需要跟传统产业结合,他们其实也不一定非得在北上广城市。但是,我们做互联网的传媒领 域,人才、人脉、资源、资本等90%以上的资源都聚焦在大城市,我们可以选择的城市不会太多。但企业最终能否做好,选择合适的创业地点只是外因,不是最核 心要素,关键还是靠团队和商业模式。

所在区域:上海张江

代表人物:“海词”创始人 范剑淼

住哪儿?

我看好地铁二号线金科路站附近,房源多,房价低(虽然这几年也在涨)。张江镇附近都不错,合租多在1000元/月以下,还有本地人把房子装修成隔断间,隔音差,但价格更低。

吃什么?

公司多数人的选择是去“全家”和“罗森”买冷藏盒饭回来加热吃。园区有多个食堂,中午太挤(要排队20分钟以上才能吃上饭),晚上没氛围,甚至根本没有饭。商务宴请,必须走远些,到浦东八佰伴才像样。

娱乐去哪?

张江几乎没有娱乐氛围,要是想打球、游泳可以去“药谷”的健身中心

交通如何解决?

我的同事中很多是骑自行车或摩托,因为家离公司5公里之内;或者乘地铁,二号线辐射很广,但是人太多,每天涌出无数人。

附近的大公司:

盛大、巨人、51.com、IBM、SAP……我听过一个统计,上海70%以上的IT男子在张江。近几年大公司尤其是盛大有战略调整,收缩战线,很多员工离职进入创业公司。

为何选择张江:

1,和美国人很不同。张江有大公司和小型创业公司,有的就在附近买房,中国人住惯一个区域不愿意挪地。选择张江,也帮他们节省迁移成本。

2,风景不错,楼盖得漂亮,绿化也好。我从美国回来,偏爱这样的环境,不喜欢漕河泾那边的老楼房。

在张江创业的建议?

1,选个距离地铁站近的位置

2,公司配备一台微波炉。

深圳:山寨之都的另一面

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和腾讯、华为、中兴等IT巨头之外,深圳还有另一张名片:设计之都。这是一座中国设计产业最早萌芽和最发达的城市。

《创业邦》杂志:2012中国最佳创业城市(3)

口述 | 字态创作机构创办人、深圳湾国际艺穗节联合创办人 黄立光

整理 | 严晓霖

我是广东阳江人,四年多前在深圳开了一家设计公司“字态创作机构”,2010年发起并创办了深圳迄今最大的艺术节“艺穗节”,同时还在运作一个精品男鞋独立设计品牌MINUS ONE。

来到深圳是因为就读深圳大学。毕业后也曾去到广州工作了一年半,在设计界前辈、“大声展”创办人欧宁的工作室“别馆”(Alternative Archive)工作。但广州的气候特别闷热,相比之下,我更喜欢深圳的清透空气、随时都能看到海的风景。于是回来,自由职业了两年左右,开了自己的公司。

就设计行业而言,深圳是一个非常先锋的城市,上世纪八十年代末、九十年代初便已出现。因为毗邻香港,受到香港成熟设计业的带动和启 蒙。又因为背靠珠三角,本土制造业的聚集衍生出大量的VI(Visual Identity)商业机会。早期许多设计门类都必须仰仗印刷,深圳的印刷业在整个亚太地区都是最顶尖的。

慢慢地,全国各地的设计人才 都涌向深圳,催生了中国第一个平面设计协会,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体系。随着设计类型、设计公司越来越多,一些设计师甚至在国际上打出了名 气,代表中国拿到了设计大奖。深圳市政府也开始重视对创意产业的扶持。在中国大部分内地城市大部分人不知设计为何物的年代,深圳从宣传部、文化产业办公室 到民间的企业都已经对设计不陌生。

充足的商业机会对我帮助非常大。我的设计公司从书籍设计起步,帮国内一些大艺术家如艾未未还有纽约、伦敦、巴黎的画廊都设计过出版物。后来开始接到越来越多的品牌VI、广告、展览策划、多媒体设计订单,收入也稳定增长。

作为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“设计之都”的城市,深圳的创意产业园区有几十个之多,几乎在每个城区都有分布。所在区域的特点不同,园区也在艺术、工业设计、服装等领域有不同偏重。

共9页: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
无锡网站建设 我要咨询建站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