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军首次披露小米销售额:1年已突破100亿(2)

 


 

埃洛普在诺基亚的上任日期是2010年9月10日。也正是在这个月,小米手机的硬件团队搭建完毕。“小米手机切入市场的时机非常好。”小米早期投资人、晨兴创投合伙人刘芹对《创业邦》说。

在刘芹看来,这个时机,与三个事件有关。首先,苹果的iPhone系列已经教育了市场和消费者,它宣告了真正智能手机的方向;其次,谷歌(微博)的安卓开放系统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,特别是被众多手机厂商所接受;再次,摩尔定律开始在智能手机领域得到验证。“以前手机上的传感器很贵,但最近几年在手机上的价格呈下降趋势,当时小米做手机,这是一个重要信号。”刘芹说。

小米的口号是“为发烧而生”,在此之前,有音响发烧友、有相机发烧友,但手机发烧友真不多见。究其原因,首先手机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,几乎人手一部(到了智能机时代,配备“双枪”越来越不稀罕);其次,若不是iPhone的问世,手机与手机之间的差别不大。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手机,这让雷军看到了机会。

第一款iPhone上市之后,雷军还在金山。当时他买了数十部送给部下、朋友,逢人便说iPhone多好多好。在此之前,他还送过诺基亚N78(参数图片样张评测)等经典机型。“他自己就是个手机发烧友,不是说做了小米才爱显摆的。”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、金山词霸前总经理黎万强(微博)说,当时雷军包里总是揣着好几部手机。

年底,已经在金山工作了近十年的黎万强想换一个方向。他首先想到的是开个影棚,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喜欢摄影,算是个发烧友。辞职之前他给雷军打电话说要辞职,雷军说你要慎重考虑。后来他俩约在奥体中心附近一家叫做“胖胖”的韩国料理吃饭,雷军问他辞职之后到底做什么,黎万强说准备开个影棚。雷军一听就笑了,说:“你别扯淡了,跟我干吧。”

黎万强说好啊。雷军纳闷问道,你知道我干什么吗?黎万强说,手机吧。雷军哈哈大笑。

“以他这么多年来对手机的痴迷,我实在想不出他要创业的话还能干别的。”黎万强说。

黎万强和林斌(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、总裁)是雷军最先找到的搭档。实际上,他没少给过去的兄弟们“汇报思想”。他给金山网络的傅盛(微博)打电话,一口气说了3个小时。傅盛之前就有耳闻雷军要做手机,但他觉得这个事挺难的。“通完电话我就想明白了,因为他自己说得很明白,第一步怎么走、第二步怎么走,符合他的风格:不打无准备之仗。”傅盛告诉《创业邦》。

雷军不想按照传统手机厂商的路子走,既然是“为发烧友而生”,注定就要打上互联网的基因,所以他认为小米走的是“先软后硬”的路子。从现在小米科技7个联合创始人的入职顺序就能看出来,最早来的5个人不是互联网背景,就是软件背景,最后加盟的2个人,周光平(微博)和刘德(微博),才是硬件专家。

年4月小米正式成立。雷军的逻辑是,先APP,后ROM,接下来是手机。其中,APP准备半年时间,ROM一年时间,一年半之后再做手机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先易后难,而且更重要的是,这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逻辑。

“雷军从一开始打的就是一场三维的战争,玩法完全不同于传统手机厂商,”迅雷联合创始人、CEO邹胜龙对《创业邦》说,“小米把中国手机行业的竞争,从冷兵器时代直接带到了现代战争。”

所谓冷兵器,就是人海战术,渠道靠人堆,广告拿钱砸,以价格而非配置驱动。这是国产手机的长期优势,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,很多人相信,继十年前通过渠道革命实现一次逆袭之后,国产手机可能会迎来第二春。事实确实如此。以“中华酷联”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在智能机时代填补了MOTO、日系手机甚至诺基亚离开后的空白。它们依然高举渠道革命的大旗,不同之处在于,十年前是自建渠道,这次是借助运营商渠道。

共6页: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
无锡网站建设 我要咨询建站 >